MIT: 拒录数据背后的摩斯密码

斑马博士 (Dr. Zebra, Since 2010),深受海内外名校申请者的青睐!“定制化" 助你被“高于自身背景”的名校录取!

斑马博士,斑马博士留学中心 

美国Top30 录取集锦

 

英国G5录取集锦

 

香港/新加坡录取集锦

 

Argue逆袭

 

低分高录案例



【案例分析】

MIT Master of Engineering (MEng)为例,探究顶校背后的录取逻辑与偏好。

 

先看拒录数据参考:

CEE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rack

美本,GPA 3.86Offer

美本,GPA 3.75Offer

美本,GPA 4.0Offer

 

拒信:

海本,GPA 3.91, 拒信

海本,GPA 3.66, 拒信

美本,GPA 3.78, 拒信

 

从上述的拒录数据,以及U叔带过的MIT工学院的录取者的背景,我认为如下几个维度是录取关键:

1 好的本科院校背景,也不绝对,U叔曾经一个全美排名100左右的学生,照样录取了MIT机械工程类的专业,本科院校越好,加成作用越大

 

2 GPA,尤其是高major GPA很重要!一般在3.8+属于出色的GPA;但是有个误区: 顶校不会因为GPA越高就优先录取你,只要达到它们的录取average GPA,在顶校officer眼里,3.8 3.9本身没有太大差别,因为院校跟课程选课差异,这两个分数都属于学霸水平,不存在3.9绝对碾压3.8的说法

 

3 经历必须要有含金量:若这个项目偏research,那么多做点有含金量的科研,争取发高质量论文;假如这是profession-oriented,多去bigname公司实习

 

4 你做经历,必须要持续 -- 不要东打一耙西打一耙,顺着你的兴趣主线,不断拓展and衍生,聚焦且不断深入,这是passioncommitment最有力的体现

 

5 大牛推荐信:U叔被MIT 工学院录取学生的推荐人: 1 中科院院士 2 500强制造业的老总 3 本校的带了他2年的lad的教授推荐信; 大牛推荐信、大厂背书真的很有用!

 

6 多元化背景+会讲故事的申请材料:除了学术外的东西,体育、艺术、公益等,add diversity to your profile;然后就是通过resumeactivitiespsessay把这些展现出来,这个需要下大功夫。

 

U叔总结的上述6点,几乎适用于其他所有的顶校申请,聪明的人,已经点赞搜藏,反复阅读了。照着做,HYPSM也许就是你的天花板!加油各位为了梦想而正在努力的同学们!